植樹節 | 春風十里,不及一抹綠意
植樹節 | 春風十里,不及一抹綠意
白頭種松桂
早晚見成林
一草一木皆是生命,經過四季變幻
春發芽,夏開花,秋落葉,冬沉睡
又是一年春天,又是一次輪回
柳碧玉妝成、新芽破土出
你是否也渴望那一片綠意?
在我國古代,便有清明插柳的習慣,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真正將植樹節作為一個專門的節日確立下來,是在1915年7月。在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自此中國有了植樹節。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趣多多
01.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法令條文規定,第一次結婚要種樹2棵,離婚的要種5棵;第二次結婚必須種樹3棵,否則不予登記。
02.德國的波恩市每年的植樹季節,小伙子要送給姑娘一棵精心挑選的白樺樹苗,親手把它栽好,以表達愛慕之情。
03.日本鹿兒島等一些地區也有新婚夫婦要植樹的規定,樹旁立碑寫明姓名和婚期,植后50年方能砍伐,屆時植樹夫婦可舉行結婚50周年慶?;顒?。
——馮唐《三十六大》
在我心目中,樹木始終像是具有說服力的傳道人。當它們成群成長于森林中,或是數棵如家人般聚在一起時,固然也令人肅然起敬,但是我更欽佩那遺世獨立的單株。它們就像孤絕之士——不是基于某種心態而遁世的隱者,而是卓然不群的偉人,就像貝多芬或尼采。所有樹木的枝梢口堯響著世界,根干深入無窮的地底,未曾迷失其中,奮起一切力量,堅持著一個生命目標:按著各自與生俱來的律則去實踐、呈現自己獨特的體態,成就自我。
做一個樹木守護人,守護春色滿園
植樹不僅是3·12更應該是365天
這個春天,一起為這個世界
添加一抹綠色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