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磊告訴你|氣溶膠傳播就是空氣傳播嗎?防護注意這幾點
源磊告訴你|氣溶膠傳播就是空氣傳播嗎?防護注意這幾點
什么是氣溶膠?
簡單地說,氣溶膠是一些在空氣中懸浮的超小顆粒,這些顆粒還可能引發疾病。
要了解氣溶膠傳播,有必要先解釋下空氣傳播。
空氣傳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體的微小顆粒物。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到在說話、咳嗽或者噴嚏時,可以檢測到亞微米、超微米級的更小顆粒。
由于對空氣傳播認識有這樣的加深,科學家進一步提出氣溶膠(aerosol)的廣義概念: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0.001~100微米)。
氣溶膠傳播就是空氣傳播嗎?
含有新冠病毒的飛沫核尺寸就在亞微米到微米的范圍,與煙草燃燒后的顆粒尺度類似。因此,飛沫核在空氣中可以懸浮很久,并且在空氣中湍流的推波助瀾下漂移到遠方。飛沫核中的冠狀病毒有蛋白質膜殼的保護, 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保持活性。若是被人吸入體內,就有可能導致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狹義概念的經空氣傳播可以分為兩類情況:
(1)主要經空氣傳播,指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但以氣溶膠傳播占絕對優勢,如結核、麻疹和水痘;
(2)偶然經空氣傳播,指主要通過飛沫等其他途徑傳播,但在特殊的條件下可以發生氣溶膠傳播,尤其是進行臨床氣管插管等可以產生氣溶膠的操作時,例如流感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二類通常不列為經空氣傳播,在常規臨床護理中采取的是飛沫傳播的防護措施。
“當前是否氣溶膠傳播,尤其是廣泛傳播,有待進一步證實?!瘪T錄招表示。
氣溶膠最大的特點是:顆粒小,傳播距離更遠。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曾指出,病毒或細菌可以通過氣溶膠經長距離傳播而在短期內導致大面積感染。氣溶膠的傳播距離能達到數十米,乃至數百米,遠遠超過飛沫的傳播距離。
而通過氣溶膠形式懸停在衣物、皮膚的病毒,只有極微小的比例能通過手部觸摸進入眼口鼻。這樣的病毒量,引發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樓上的氣溶膠會飄進我家里嗎?
關于這點,有7個建議值得采納,預防做到“七個要”:
一要取消一切人員聚集活動,要勸阻重點疫區的親朋好友來訪;
二要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對門把手、桌椅、馬桶坐墊等重點部位用75% 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講個人衛生:飯前便后用流動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來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彎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氣和接觸傳播: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癥狀者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個人生活用品;就餐時,公筷分餐,快進食,少說話,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擁抱,拱手微笑講禮儀;
六要嚴格做好居家隔離:外來人員要配合相關調查,準確報告實情、主動接受隔離;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應盡量與家人分住所居住,條件有限的,要分房間居住,單間隔離,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戴好口罩;
七要密切關注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后盡快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全力配合治療。